点妙生活网

颐和园简介和历史,颐和园简介和历史背景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颐和园简介和历史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颐和园简介和历史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颐和园历史?
  2. 颐和园的历史?
  3. 颐和园有什么历史?

颐和园历史?

北京颐和园拥有非常高的知名度,大家在历史书上都学习了相关的知识,这是清朝中期乾隆年间修建的***园林,在近代史上被战火数次摧毁,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颐和园的历史故事。

颐和园始建于清乾隆年间,在260余年里历经了英法联军、八国联军、军阀混战的焚毁、破坏、修复之后,如今已成中国重点旅游景点,彰显著***园林的气派。

颐和园简介和历史,颐和园简介和历史背景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而有关它的故事,隐藏在它身上的秘密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。

颐和园是中国清朝时期***园林,前身为清漪园,始建于1750年,历时15年竣工。它位于北京西郊,距离城区15公里,占地3.009平方公里,其中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区面积为2.***平方公里,水面约占四分之三。

颐和园所处的三山五园地区,自宋辽时期便是北京城的风水宝地,历朝历代均受到皇室的重视。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是以万寿山、昆明湖为主体的大型天然山水园,早在建园之前就已经是北京西北郊风景名胜区的一个组成部分。

颐和园简介和历史,颐和园简介和历史背景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颐和园是当时“垂帘听政”的慈禧太后太后长期居住的离宫,兼有宫和苑的双重功能。因此,在进园的正门内建置一个宫廷区作为接见臣僚、处理朝政的地方

在历史上,颐和园曾多次遭到破坏和修复,但至今仍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文化遗产价值的园林。

颐和园的历史?

颐和园,北京市古代***园林,前身为清漪园。1860年,清漪园被英法联军大火烧毁。 1884年至1895年,为慈禧太后退居休养,以光绪帝名义下令重建清漪园。由于经费有限,乃集中财力修复前山建筑群,并在昆明湖四周加筑围墙,改名颐和园,成为离宫。

颐和园简介和历史,颐和园简介和历史背景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清朝乾隆皇帝继位以前,在北京西郊一带,建起了四座大型***园林。乾隆十五年(1750年),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白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,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***园林区。

咸丰十年(1860年),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。光绪十四年(1888年)重建,改称颐和园,作消夏游乐地。光绪二十六年(1900年),颐和园又遭“八国联军”的破坏,珍宝被劫掠一空。

颐和园有什么历史?

1、颐和园是中国古代***园林的代表之一,位于北京市西郊,总面积约290公顷,其中水面占了3/4。颐和园被誉为中国***园林的顶峰之作,也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杰出代表。

   颐和园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遗存,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建筑风格在世界园林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

2、颐和园原名清漪园,始建于清乾隆帝十五年(1750),历时15年竣工,是为清代北京著名的“三山五园”(香山静宜园、玉泉山静明园、万寿山清漪园、圆明园、畅春园)中最后建成的一座.咸丰十年(1860)被英、法侵略军焚毁.光绪十二年(1886)开始重建,光绪十四年,改名颐和园.光绪二十一年工程结束,是慈禧太后太后挪用海军经费修建的.光绪二十六年又遭八国联军破坏,翌年修复.全园可分为宫廷区和苑林区.

3、颐和园是当时“垂帘听政”的慈禧太后太后长期居住的离宫,兼有宫和苑的双重功能.因此,在进园的正门内建置一个宫廷区作为接见臣僚、处理朝政的地方.宫廷区由殿堂、朝房、值房等组成多进院落的建筑群,占地不大,相对独立于其后的面积广阔的苑林区,二者既分隔又有区别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颐和园简介和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颐和园简介和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 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dmmpw.com/post/60857.html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